会客厅|在学习中华文化中收获快乐
发布时间:2021年03月18日
画作中的祖孙情
——记印尼分赛区参赛选手刘有甜
刘有甜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妹妹,在家里浓厚的中华文化熏陶下,显露出绘画的天份。上幼儿园时,老师发现了小有甜的绘画能力。那个时候,父母觉得有甜年纪尚小,希望她能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生活中茁壮成长,并没有特意给她安排任何绘画训练。
升上文桥小学后,学校的美术老师—郭曼老师多次告诉有甜的妈妈,她在绘画上是棵好苗子。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,有甜开始接触各类画风的绘画,参加校内外的绘画比赛,累积参赛经验。
今年学校举办第八届“金水桥之恋”海外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—印尼分赛区的比赛。有甜和哥哥立即报了名,他们常常一画就是数个小时,越画越起劲。
疫情之下,孩子们与外岛的爷爷奶奶已经一年未见了。有甜的这次参赛作品,饱含了对爷爷奶奶满满的思念之情。她将哥哥们和自己画入画中,惟妙惟肖。她希望在比赛结束后能把这副图画送给远在他乡的爷爷和奶奶,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些快乐。
(文:印尼吴明珠)
瑶瑶画中国
——记加拿大多伦多参赛选手刘瑶瑶
参赛作品《走过历史,驶向辉煌》
中国,是爸爸妈妈的故乡。一年前,妈妈曾计划带我去那里旅游,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美好的计划落空了。尽管这样也阻挡不了我对中国的美好向往,我要用画笔来画出我的心愿。
万里长城,它像一条巨龙,雄踞于高山峻岭之间。我一定要登上去。
故宫,那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,红墙黄瓦,浓缩中华民族精华,令人叹为观止。我一定要去看一看。
我要去看大熊猫,欣赏那顽皮可爱的模样。
我要乘坐高铁,体验中国速度。
我要跟随祖辈们的足迹,继承他们五千年的优良传统,走向未来,驶向辉煌。
感谢中国,祝福中国!
(文:加拿大刘瑶瑶)
我是龙的传人
——记加拿大多伦多陆姗妮
我的中文名字是陆姗妮,生活在多伦多,今年十二岁,画画是我最喜欢的,妈妈说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在纸上涂鸦各种好玩的画面。
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画画比赛,特别喜欢。通过这次画画了解了很多关于龙的中国文化,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,龙不仅被帝王们所喜爱,民间也有各种龙的传说和故事。
我还学习了很多龙的成语故事,龙马精神、龙飞凤舞、龙凤呈祥等等。我们都是龙的传人,我当然要画龙了,从一个卡通小龙,摇身变成了快乐小龙。这次作品是我独自创意的,因为远在加拿大,我也非常想念中国的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,所以小龙航行在大海中,穿越各种波浪,期盼着在皎洁的明月下和家乡的亲人一起赏月。
国画也是一种国粹,是西方社会没有的。我想以后我还会接着画国画,把美好的东西都画下来。希望我会画的越来越好,也希望中国文化能传承弘扬下去!
(文:加拿大陆姗妮)
从中华文化的
学习者到传播者
——记南非王雨霏
王雨霏祖籍北京,今年12岁,在南非出生长大。她6岁时开始学钢琴,还喜欢烘培、绘画、健身等项目。
她游览过北京的故宫、长城、颐和园等,也因此喜爱上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,曾赴上海及哈尔滨参加国内冬令营学习中华文化。
雨霏非常喜欢古色古香的服装造型,常常看着看着就拿起自己的画笔画起来,她觉得这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,她想将它传播下去。
对于这幅参赛作品的考虑,最后选择了中国古典文化,她觉得中国古代的文化具有一种古典美,对国外长大的青少年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,这种美应该把她画下来、传播下去。
(文:南非开普敦华星艺术团)
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版权所有
侨联概况
我要投稿
我要咨询